查看原文
其他

一粒玉米,坐拥“半壁江山”

新甘肃客户端 新甘肃客户端 2024-07-08

多中国人的记忆中,都有着一位走街串巷吆喝着卖爆米花的老师傅。
@王小凡星辰

与电影院玻璃橱柜里的爆米花不一样,只见手艺娴熟的老师傅在一群孩子的凝视下,将烤至高温的神秘“黑葫芦”套进袋子,砰的一声,随着白烟飘出,在孩子们的一阵惊呼声中,一份老式爆米花就现场制作完成了……


金灿灿的玉米变成甜滋滋的爆米花,这是每个人都忘不了的童年味道。


蒸、煮、烤、炒,从爆米花到玉米饼,从玉米粥到玉米面面条……玉米,在米饭、小麦等中国传统主食中成功杀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不过在中国餐桌上,它可是个正儿八经的“舶来品”。


从丝绸之路
一路“乘风破浪”

玉米,最早出现在墨西哥高原。其实早在距今约7000年前,玉米就被人类驯化,开始培育种植。


1492年,哥伦布乘着“圣玛利亚”号到达美洲后“发现”了玉米,这一未曾谋面的“奇特食物”被当作献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礼物带回了欧洲。自此,玉米开始走向世界人民的菜单。


而玉米传入中国,是在明嘉靖年间,自西亚中亚沿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西北地区。赵时春《平凉府志》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这是中国对玉米最早的明确记载和形态描述。


此后的500多年间,玉米在中国大地上一路“乘风破浪”,逐步成为中国主粮里的“后浪”。



西北河西走廊,祁连山下的雪水滋润着的一株株玉米,造就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玉米种子。东北黑土地上,土质松软,日照充足,孕育着全国最大的玉米大田。在广袤高原上,在山林田野间,玉米种植已遍布多个省份,成为我国生产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玉米,为何会风靡全国?


一是容易种植,产量高,在饥荒代曾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二是低脂、高纤维的特点,博得了很多人的喜爱,尤其在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习惯的今天。



当然它能如此受欢迎,也离不开中华独特的烹饪文化。别看只是一根普通的玉米,在全民皆“吃货”的大中国,它可有着千变万化的“命运”。

当玉米遇见中国
它就有了N+1种吃法

玉米,在中国可以有千万种做法。

有婉约的南方流派,也有尽显豪放之气的北方口味。


南方吃玉米,粒粒皆风味。可以是广式老火靓汤里的黄金配角,也可以在玉米马蹄汤、玉米嫩兔里稳站C位。


在北方,玉米一旦上了桌,那妥妥就是一员“主力大将”,不管是磨碎做成的玉米糁糁,还是铁锅炖里的玉米面贴饼子,可都是北方饕客填饱肚子的绝佳美味。



到了甘肃,一碗玉米面搅团尽显西北人吃玉米的爽快。搅团,从名字不难看出,就是搅成的面糊,诀窍就一个字——“搅”。


来源: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曹亚兰 李婧/摄制

俗话说的好,“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想要搅出一碗好吃的搅团,那可是一个体力活。热水开锅,一手拿着面往里撒,一手用擀面杖不停搅动,中间不能停,一停就有糊锅的危险,搅成一团一团的,待熟后,舀出晾凉。


武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搅团成形,接下来就是各位老师傅大展厨艺了,将葱花、蒜苗或韭菜切碎,再加以蒜末、油泼辣子、盐醋等调料,搅拌至每一块都沾满酱汁,吃起来香辣可口的玉米面搅团就算完成了。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然,你如果想吃带汤的,在还是一锅糊状时,趁热过一遍漏勺,一碗清清凉凉的面鱼儿就好了,天水人管它叫锅鲰(zōu) ,也有一些地方叫面疙瘩……玉米面搅团、玉米面鱼儿,这是西北特有的玉米佳肴。


玉米面枣馍、玉米糁糁、苞谷浆粑、烤玉米……这里的每一根玉米,都有它自己的“餐桌命运”。

不过西北的玉米,可不止是在自己的餐桌上“独领风骚”。

全国玉米种子
甘肃坐拥“半壁江山”

河西走廊,中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我国每两粒玉米种子就有一粒来自甘肃。


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王将 李自海/摄

一粒粒饱满、高产的玉米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芽、拔节、生长、结穗……然后走向全国各地的玉米大田。

河西走廊,一个一般人眼中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如此发达的玉米制种产业呢?

数据显示,2022年,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157.58万亩,产种量6.49亿公斤,面积和产种量分别占全国的43.1%和47.7%,均位居全国第一。杨潇/摄

“天干地不干”,祁连山常年不断的冰川融水造就了河西走廊地区高度发达的灌溉农业

7-9月是制种玉米需水期,而这也完美契合了祁连山冰川融水量最丰沛的时间点,其境内疏勒河、黑河、石羊河三大水系常年稳定的水量完全符合制种玉米需求。

同时在收获晾晒期内,河西走廊干旱少雨的天气更是满足了种子自然晾晒的脱水干燥条件。

玉米制种喜获丰收,农民抢抓晴好天气采收晾晒。杨永伟/摄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了制种玉米生长的绝佳环境。全年2550—3500小时的光照时间,正中玉米的喜光习性。可以说河西走廊与制种玉米,天造地设。

张掖甘州区芦水湾生态景区。杨永伟/摄

甘肃张掖,中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的9、10月份希望这里被收获。

从高空俯视你会发现一片广袤的戈壁滩上,遍地都是黄色,制种田和晾晒场一派繁忙景象

不过想要成为一粒优秀的“种子选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工人正将脱粒玉米通过筛选线进行过滤去杂、入库。杨永伟/摄

这里的每一粒玉米种子都要具备闯关过卡的本领,得经过分选、烘干、脱粒等五道严格的筛选程序,然后才会被运往全国各地的玉米大田,播撒下来年丰收的喜悦。

目前,甘肃已形成了以张掖为主体,武威、酒泉为补充的玉米制种基地,一年生产玉米种子能力超过了6亿千克,成为全国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祁连山。朵新胜/摄(本文未署名图片来自摄图网、千图网、千库网)

河西走廊,一条历史上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政治文化走廊,曾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与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

在今天,“一带一路”将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甘肃的制种业也搭乘时代的东风,焕发出全新活力。河西走廊地区生产的蔬菜、瓜类、花卉、油料、玉米等5大类种子已出口欧盟、南美、北美、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或地区……

河西走廊,中国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每一粒种子,都可以在这里吐芽生长。

END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撰文/编辑:李丹
责任编辑:江文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